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首页>典型案例
以创新磨砺公证界的“上虞经验”
- 2020-7-1 9:48:54
今年是我国公证制度恢复重建40周年。
新中国的公证制度是借鉴前苏联公证制度创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国内公证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文革”期间,公证工作几近取消。1979年8月25日,随着司法部的重建,公证制度重整旗鼓,正式恢复。1982年,国务院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公证法规——《公证暂行条例》。2005年8月,我国第一部《公证法》颁布。
伴随公证制度的恢复重建,1982年,上虞历史上首个公证处诞生,并确立了“忠诚、为民、诚信、公正”的执业准则,“敬业、勤业、精业”的执业精神,期间虽数度迁址,却始终保持初心。
2002年7月,上虞公证处从行政机关改制为自收自支全民事业单位。从此,上虞公证处以完全独立的行业身份活跃在上虞的经济活动、社会事业中,主动作为,积极求索,不断延伸业务触角,多项业务开全国公证业之先河。从深化传统提存保管,推动公证服务全面介入企业破产重整,到法院法律文书公证送达,深度推行诉讼与公证对接新机制,再到如今从源头破解执法难题,全面启动公证参与行政执法……上虞公证处势如破竹,积极有为,不仅获得公证业最高荣誉——“全国优秀公证处”称号,更持久磨砺了国内公证界的“上虞经验”。
受命“救火”于危难 公证服务全面介入企业破产重整
2012年6月,上虞公证处收到一件关于抵押执行证书的申请,执行标的涉及一楼盘的99套商品房和近1000平方米的营业房。几乎同时,有关该楼盘违规操作导致购房者权益受损的传闻也甚嚣尘上。公证处敏锐嗅到了其中的危险:这些房子很可能存在“一抵一卖”问题,而抵押权又优先于购置权,一旦出具执行证书,就等于把购房者推向钱房两失的深渊,后果不堪设想。
公证处一边向时上虞市委市政府反映,一边拟定了“以涉事主体为主体,政府协助处置”的方案。很快,公证处对开发商往来资金和重要印章进行提存保管,之后与借贷债权人、购房者协商,一步步厘清开发商高额资产债务问题。历时两年,开发商全部债务最终以公证管理形式完成清偿,其中涉及支付银行负债、民间借贷、公司假按揭、建筑工程款等共计8亿元。事后,各方合法权益均得到维护,企业也避免了破产命运,危机就此解除。
以此事为契机,公证处积极总结提炼企业危机化解的公证服务模式。据了解,企业破产、重组案件往往错综复杂,需要公证处以高度的敏锐性和主动性,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结合点,综合运用咨询、提存、保管等专业职能,厘清高额债务关系、契入公信平台,以公证法律顾问的专家服务,为政府、企业、民众排忧解难。
自2012年来,上虞公证处创新理念和思路,抓住契机,主动作为,深度参与了多件企业破产重整案件。截至今年7月,公证处共计深度参与企业解困10余家,总计处理债权债务近百亿元。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房地产企业3家,涉及购房户2000多户、商业摊位1200多个,涉案债权债务56余亿元;生产企业3家,涉及职工2000余人;服务企业2家,涉及商铺商户1000多户,债权债务20余亿元。
由此,公证处参会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困方案也已成为我区企业解困的“标配”。而由上虞公证处就此拍摄的企业解困专题片也被司法部、中国公证协会评选为全国优秀公证业务视频片第9名,被公认为是值得推广学习的“上虞经验”。
让权力经得起晒 公证参与行政执法全面启动
今年3月,《上虞区全面推进公证参与行政(执法)活动服务保障中心工作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并给出了具体时间表,到今年6月底前,区直部门实现全覆盖;12月底前,所有乡镇街道纳入公证参与范围,实现业务覆盖率80%以上。
这意味着,通过充分发挥公证这个第三方力量的监督、证明力量,今后公证也将成为行政(执法)活动开展的“标配”。目前,上虞公证处已成立了专业公证参与行政执法工作队伍,且已有10个部门(乡镇)与公证处签订了相关战略合作协议。这项工作也正总结上升为省厅省高院创新成果。
上虞公证参与行政执法,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小舜江移民安置项目,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历史。上虞公证处主任范文丰记得,当初上虞一年的拆迁安置涉及约两三百户家庭,由此引发的行政争议案件却多达二十余起,比例在10%以上。2017年前江、老曹娥等地拆迁,涉及到1万多户,案发率则为万分之一左右。
这对悬殊的数据背后,就在于上虞首创公证参与签约过程的工作方式。即在房屋征迁改造签约之前,公证员对被征迁户的主体、房屋权属、委托关系及变动情况层层把关,确认无误后,由所有利害关系人签字盖章并出具公证书,有效降低了因房屋权属纠纷引发的行政诉讼。也是通过这样的公证,农村出嫁女儿常被排除在财产继承名单之外的现象如今已被彻底扭转过来。而为避免因特殊原因利害关系人无法到场的情况,公证处创新使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确认其真实想法,避免遗漏房屋合法共有人或继承人。
近年来,上虞公证处不仅参与了学区调整、廉租房、危房置换等大型公共资源分配活动,同时也通过现场调查取证、到屋内财物清点封存、房屋内外现状外观保全、赔偿款提存等方式,深度参与到“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国有土地征用等行政强制执法领域,让行政权力晒在阳光下。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上虞公证处参与办理的各类行政强制案件达311件。
2017年底,为破解司法送达难问题,避免执法过程中的“扯皮”,上虞公证处又受法院委托,正式参与司法送达事务。截至今年7月,公证处共参与送达案件5500余件,送达率90%,参与调查取证类80余件,参与执行中的财产保全220余件,保全证据公证170件,参与调解110件。
当前,上虞公证处又力推互联网+公证,主动打通与相关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现场监督、财物保全视频实时传输,实时存证,整个执法过程将变得更加透明公开。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全面深入推进,公证渗透到行政执法的各个领域,融入到更多日常执法场景,释放更多公证正能量。
紧扣民生新需求 打造公证法律服务新作为
今年6月,梁湖街道一成衣生产商找上公证处,要求做供货拖欠公证。原来,这家公司是某上市品牌女装公司的代工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方的加工货款迟迟不见到位,半年累计拖欠达1200多万元,对工厂的生产经营造成了极大影响。但因对方公司自有一整套供应商线上管理系统,期间的加工下单、货品接收、质量验收等重要环节的流转都在该系统内完成,就连订单也是电子合同电子签章。所以其手头除了一纸加工框架协议,竟拿不出一张订单合同。
公证员敏锐意识到,一旦对方借故关闭系统,梁湖这家工厂必将哭诉无门。为此,公证员特事特办,通过录屏软件,进行系统界面、相关微信、qq及电子邮件的页面保全,完成对双方期间所有往来关涉的记录,在两天内即出具了公证书,为其维权添上有力砝码。
据了解,公证处设有专用的电子数据证据保全室,并配备专业人员办理。此前也通过同类方式办理过多起电商专利侵权案。事实证明,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扩展,电子数据保全公证更易被认可和采信,维权成功率也更高。
不止如此,上虞公证处不断紧扣民生新需求,还积极拓展装饰装修材料保全证据,深度参与小区治理等民生领域,既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为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4月,我区一楼盘开发商通过申请,由上虞公证处为其所出售的全装修房屋的装饰装修材料办理了首例保全证据公证。抱着对业主负责,同时也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给双方一颗“定心丸”,是开发商看重的地方。截至目前,我区已有4家新建楼盘申请完成了同类公证业务办理。“面对全装修房屋出售时代的到来,这类新型的保全证据公证,对公证处而言,何尝不是一个新领域的开拓。”范文丰如是说。
怕小区业委会选举有“猫腻”,物业服务公司选聘存在“暗箱操作”?随着住宅小区的不断增加,业主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业主与业委会、业主与物业,业委会与物业等主体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公证处以依法合规为原则,细化流程,严格程序,审慎把关受理申请,连续推出业委会选举保全公证、业主大会现场监督公证和物业选聘公开招标现场监督公证等服务,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好评。
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上虞公证处凭借业务精湛的团队,优质高效的服务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年办证量连续多年突破4万件,涉及各类民商事合同、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继承、赠与、保全证据公证及涉外、涉港澳台公证等,所出具的涉外公证书先后发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是目前绍兴市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硬件设施最强的公证处。